核糖蛋白的作用機理
發布時間:
2018-07-26 19:46
來源:
(1)免疫作用
核糖蛋白中的細胞因子的分子量大多3-10KD,在小腸內可直接被吸收。目前國內外大多數專家學者認為,細胞因子的免疫作用渠道有兩條途徑:一是體液免疫,二是細胞免疫。
細胞免疫:首先是細胞因子刺激骨髓產生大量T淋巴母源細胞,隨血流進入脾臟成熟,然后合同成熟的巨噬細胞,殺傷細粒細胞、肥大細胞共同參入免疫調節,當機體遇到病源微生物侵蝕,將其吞噬、溶解和殺滅。通過淋巴系統實現免疫功能。
體液免疫:細胞因子已知是細胞免疫增強劑也是一種細胞免疫調節劑,參入體液免疫。體液免疫是在T細胞參入下,輔助B細胞完成的。細胞因子有兩方面的功能,一是特異性功能,二是非特異性功能。淋巴細胞獲得細胞因子而致敏活化——產生致敏因子,致敏因子誘導體T細胞轉變為特異性致敏細胞,得到特異免疫功能。非特異性免疫:在T細胞參入下,細胞因子促使B淋巴細胞活性增強,使抗體滴度升高,并誘導白細胞介素及干擾素水平增高,刺激巨噬細胞產生淋巴細胞激活因子,增強白細胞吞噬能力,促進多形核中性粒細胞游走。同時調節淋巴細胞MRNA合成。促進胸腺細胞分化、增殖,進而外周血液淋巴細胞轉化率明顯提高,恢復和增加E玫瑰花環數。
(2)促生長功能:
海軍總醫院、廣西醫科大學、第四軍醫大學、山東農大等單位已對細胞因子的促生長功能做了大量的科學驗證,肯定了其促生長的作用。
總結其作用機制:細胞因子被吸收后,作用于下丘腦,下丘腦整合來自中樞及外周的信息,在垂體水平對GH的分泌、合成。GH刺激肝腎和骨骼肌合成IGF-1,一方面IGF-1介導GH直接對靶細胞的促生長作用,另一方面IGF-1與IGF BD結合構成一個軸,輸布全身,調節機體的合成與分解代謝。最終在T3、T4參入下共同作用,加速細胞DNA、RNA和蛋白質合成,促進細胞分裂,使肌體正氮平 衡。